《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023年版) 课程整体设计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发布时间:2025-02-26动态浏览次数: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概论

课程整体设计

 

 

 

 

所属部门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程代码:    22110035                         

授课对象   24化工制造12                

制定日期   2025年2月15日                     

制定人:     《习概》课程组                           

批准人:     张书理                            

 

 


一、课程信息

学分:3(说明:人才培养计划对应)    学时:48(说明:人才培养计划对应

课程类型:纯理论

先修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后续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

二、课程设计

1.课程概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是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旨在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学习这一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论体系、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与实践要义,自觉投身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去。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论与实践贡献、方法论、理论品格、历史地位等内容,全面提升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2具体目标

2.2.1知识目标(说明:使用描述性动词,具体可测量)

1)建构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体系和理论素养。

2)掌握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内容、理论体系、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

3)了解这一思想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

2.2.2能力目标(说明:使用描述性动词,具体可测量)

1)培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

2.2.3素质目标

1)培育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2)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3.课程内容设计

序号

模块(或项目或章或单元)名称

学时

1

导论

3

2

第一章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3

第二章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

4

第三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

5

第四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

6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

7

第六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

5

8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3

9

第八章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

10

第九章 全面依法治国

3

11

第十章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

12

第十一章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3

13

第十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2

14

第十三章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3

15

第十四章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2

16

第十五章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3

17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18

第十七章 全面从严治党

3

总计

 

48

实践

学生须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前往衢州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展览馆、衢州革命烈士陵园、衢州飞虎队(杜立特)抗日纪念馆等个人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实践报告

2

 

三、教学进度设计

序号

项目(说明:和前面课程内容设计表里的项目对应)

子项目名称

(说明:项目下面分的若干子项目)

主要教学内容

(说明:子项目的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1

导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重大成果、科学体系、历史地位、决定性意义,如何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面临的问题和形势任务,分析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

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内涵,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之处

3

2

第一章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概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框架、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

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重大变化和新特征

2

3

第二章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阐述中国梦的历史根源、现实基础和内涵,分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

概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分析在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提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稳中求进的要求

3

4

第三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党的领导的决定性作用

概述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的领导,分析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艺术

讲解党章、党的纪律等党内法规和国家宪法、法律等确定党的领导地位的制度,分析新的伟大斗争条件下加强和规范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性

2

5

第四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坚持人民至上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阐释“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核心地位

概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分析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

讲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分析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落实这一思想的主要举措

3

6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开放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概述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概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领域的改革开放任务和主要举措

分析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放宽市场准入等重点任务,强调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2

7

第六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概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分析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

阐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安排,分析完善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任务

概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分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概述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教育强国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任务和对策

5

8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概述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概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析推进教育现代化、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举措

概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分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任务

概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分析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对策

3

9

第八章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分析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概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分析发挥基层民主、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性

概述各方面扩大人民民主的制度安排,如完善基层选举、推动决策科学民主等

概述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分析加强统一战线建设的主要任务

2

10

第九章 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要性

概述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概述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科学立法、确保公正司法、提高守法水平等具体举措,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3

11

第十章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阐释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华文化自信,分析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概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分析在文化建设中积极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概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任务,阐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

2

12

第十一章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分析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概述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收入分配等方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主要举措

概述转变政府职能、培育社会组织、完善社会治理等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任务,分析其重要意义

3

13

第十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美丽中国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概述优化发展空间布局、推进绿色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等任务,分析其意义

概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绿色生活方式等举措,分析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张

2

14

第十三章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

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概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阐释维护国家安全的指导思想

概述在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资源等各领域维护国家安全的思路和举措

分析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提出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的对策任务

分析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提出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的对策任务

3

15

第十四章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概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战略方针,分析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概述新时代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思路、目标和任务

2

16

第十五章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阐释“一国两制”方针的科学内涵,分析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重要原则

概述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高香港、澳门竞争力的主要举措

阐明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分析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构想,概述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张

3

17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中国外交在大变局中开创新局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概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时代背景、指导思想和主要特点

概述推进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深化互利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等重点任务

概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内容,分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举措,如坚持合作共赢等

 

2

18

第十七章 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概述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重要性和主要任务

概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的主要举措

概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的主要举措

阐述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意义,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应对之策

3

 

总计

 

 

48

 

实践

个人实践

学生须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前往衢州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展览馆、衢州革命烈士陵园、衢州飞虎队(杜立特)抗日纪念馆等个人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实践报告

2

 

四、考核方案设计

1.课程考核方式: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读书笔记与社会调研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既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有个基本考核,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实践能力。

2.课程考核内容组成与比例

1)形成性考核:主要以平时考核成绩为主,占总成绩的50%

线上任务完成情况(20%);

平时到课、课堂发言情况(20%);

个人书面作业、课后小组讨论作业(10%);

小组演讲项目(20%)。

2)期末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50%,考试,闭卷。

在保证达到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章节顺序、课时分配等,可根据具体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五、课程资源

1.教材

1.1主教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宣部、教育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2023年8月第一版)

1.2参考教材:(说明:注明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宣部编,人民出版社出版,20238月第一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编,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20239月第一版)

2.线上资源

2.1课程网络学习平台(说明:注明网络平台网址、资源类型、数量等,如视频资源**个、图片资源**个,题库题量**等)

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提供复旦大学陈曙光教授主讲的视频资源(共13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1-4个视频),图片资源(每个单元包含1-2张图片),题库题量(每个单元包含5-10道选择题或判断题),以及电子版认证证书服务。

2.2免费网络资源(说明:注明网址,主要资源等)

人民网理论频道,提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推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讲座网络课程5,包括15个视频讲座、15个课程简介等资源

共产党员网学习平台,提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学习资源6,包括10个视频讲座、10个课程简介、10个课后练习等资源

3.实训(实践)教学资源   

1)集中开展实践教学基地

衢江区改革担当精神传承馆、衢江区莲花镇新农村建设基地、衢江区莲花镇未来社区、柯城区万田乡“村播”基地、柯城区孝廉文化教育基地—赵抃故里、龙游县溪口镇未来社区、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开化县新四军集结组编旧址陈列馆、浙西革命斗争纪念馆等十余处集体现场实践教学点。

2)个人分散实践教学基地

衢州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展览馆、衢州革命烈士陵园、衢州飞虎队(杜立特)抗日纪念馆、衢州孝廉文化教育基地—赵抃祠、南孔文化教育基地(衢州孔氏南宗家庙)、.衢州市城市展示馆、衢州市历史博物馆、衢州市儒学馆、衢州市有礼馆等十余处个人实践教学点(学生须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前往上述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