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四史”可谓是青年学生的必修课,为进一步帮助青年学生从“四史”中汲取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校外现场教学,深化“学四史”宣传教育活动。12月9日,马院组织65名学生代表前往赵抃祠、赵抃故里开展第二次现场教学活动。
赵抃(1008-1084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北宋时期名臣。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 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
在马院教师的带领下,首先前往座落于古钟楼底的赵抃祠,通过教师详细的解说,让同学们感受赵抃清廉自律的一生;随后参观了赵抃故里——沙湾村(孝悌里),一个以孝廉文化而闻名的村庄。马院带队老师采用边走边看边讲解的方式,用幽默诙谐的语气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讲述了沙湾村的故事以及赵抃的孝廉事迹,让同学们了解“孝悌里”的孝廉文化与这位“铁面御史”赵抃的渊源。这次现场教学活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课后争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叶晨宇同学说“以后提到铁面,我脑中不会只有包拯,还有我们的清献公! ”阮仕政同学也表示“要将赵抃精神发扬光大,做一名品格良好的新青年。”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学“四史”,担使命,青年应当悟史思今、汲取经验、传承精神。今后,马院会继续深化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合理利用地方资源,挖掘地方特色思政元素,让思政课迸发新活力,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唐梦霞)